資金不足難生存 數碼化阻礙重重 小成本電影走上絕路?

編輯/梁柏儀 記者/張柳影 程思靈

既沒有龐大的製作費,也沒有明星市場,有些甚至沒在電影院上映過便直接推出影碟,小本電影可說是電影行業中的「小眾」。雖然被主流市場認定為不賣座的「爛片」,小本電影仍然在有限的市場空間裏求生存、求突破,發揮它獨有的價值和特色。在小本電影市場逐漸萎縮的今天,把電影數碼化以減低成本,似乎是最可行的出路,但要走起來卻是障礙重重。

高學單靠影碟巿場 不計票房收入

小本電影一般以光碟(VCD)、數碼錄像光碟(DVD)及電影頻道等二線市場為生。它們的成本通常只有(甚或低於)一二百萬元,製作期只需十多天,上映檔期可以短至一日。

中大電影發行有限公司是本港第一間製作及發行數碼電影的公司,於零二年八月改名中大娛樂控股有限公司,在香港掛牌上市。曾在中大擔任監製及導演的楊逸德表示:「錄像電影有一個慣性市場,不受上映檔期影響,觀眾不會對它有期望,但卻可自由地選擇這些產品。」這類電影在數碼影院上映只是為了宣傳,票房收入並不在預算之內。影片上映一個月後,就會賣給發行商,產品最終會回收到收費電視的電影頻道;電影公司有固定的發行商客戶,有製作計劃和市場評估,收支穩定。

楊逸德指出,上巿前中大每年平均有百分之七至八的微利:「那時我們主力做產品循環,當製作的電影累積到百多部,便開始從發行商回收版權,成為電影頻道的內容供應商,甚至上市。」

製造就業機會 調節巿場口味

主力製作小本電影的時代動感製作有限公司,其製作總監梁鴻華透露,九七年金融危機後,百業蕭條,不少電影業者沒有工作,因此一些投資者便開拍小本電影,希望薄利多銷,也希望能為一眾失業的電影人帶來工作,帶起了小本電影的風尚,其中又以九七年後的首數年較為蓬勃:「小本電影可在市場的過度期時做一個跳板,也給一些電影從業員喘一口氣的機會,市場上大製作並不常有,但行內的人始終要生活。」

梁鴻華表示,早期開拍小本電影時常遭到行內人指責:「我用八、九日,百多萬元的成本拍一套電影,行內人立刻指罵。但我卻能藉拍攝小本電影使我和一群製作人繼續在這行業裡生存。」

製作成本有限 拍攝計劃周詳

由於小本電影資金有限,不容超支,故拍攝進度和成本往往要比大型製作控制得更準確。曾參與不少小本電影演出的陳國邦表示,小本電影的製作人和編劇通常身兼導演,因此較清楚整個故事內容及拍攝進度,拍攝期間臨時修改對白(飛紙仔)的情況也比「大製作」少。


陳國邦認為小本電影資金有限,因此拍攝計劃一般比大製作周詳。

楊逸德則表示,他們的電影全都是有了整份劇本,經過市場評估後才決定投資的金額,反觀香港大片製作卻本末倒置,先有故事大綱,拍完後才找買家。他認為外界不理解他們的運作:「我理念中電影是一盤生意,成本、質素、市場必須掛。《功夫》拍了三千萬元,它必然好看,票房收六千萬;我靠調節拍攝時間的長短,花了五十萬,但我需要的觀眾層面只是它的千分之一,一樣可以生存。」

梁鴻華指出,所謂製作費高的電影,其實給予了工作人員更多犯錯的機會,從中挑選最好的一個。相反,由於小本製作資源有限,故工作人員都會事先準備妥當,避免「NG」(重拍),這反而令員工變得更有效率。

由於資金有限,道具、取景等都不能盡善盡美。陳國邦嘆喟:「不要說拍一架飛機,即使是拍攝一間比較漂亮的餐廳,我們都做不到。」他認為道具和場地對演員和觀眾來說都頗為重要,直接影響劇情的可信性;較好的製作就會花心思去考慮怎樣避重就輕。

身兼多職 缺乏道具影響大

此外,小本電影中經常出現幕後工作人員身兼多職的情況。陳國邦形容說:「我試過拍一套導演、編劇、拍攝及道具都是同一個人的製作。」然而,他表示遇到一些十分用心的工作人員時,他不介意做多一點,如幫忙執拾道具、搬東西,甚至拿反光板:「因為電影是一個團體合作,當每個人做得好一點時,拍出來也會好一點。」

監製楊逸德則認為,身兼多職是能力的表現:「小本製作為電影業訓練不少人才,而且一個製作人的優劣通常憑他拍過甚麼作品來判斷,低成本也能拍得好,就有人找你去拍菲林電影。」

曾在中大製作過三套小本電影,現時已成為商業片導演的鄭保瑞也肯定小本電影的價值:「小本電影缺乏資金,很多事情要靠現場感覺,又要十分準確,使我從中累積了不少經驗,對我之後製作較高成本的電影很有幫助。」

資金有限 創意無限


楊逸德慨嘆香港現時只有兩間數碼影院,不利發展數碼小本電影。

小本製作的成本不高,題材內容也因此受到限制,多以喜劇和恐怖片為主。楊逸德卻認為小本電影為較另類的電影題材提供空間:「有些電影題材很難在戲院找到市場,如一些有關自殺、靈異的電影,人們不會呼朋喚友一起看,但就會有興趣買DVD回家觀看。」

他又表示,由於小本電影收入穩定,風險不大,因此可以激發更多創意:「例如我寫了劇本《沒有小鳥的天空》,後來便出現了《當男人變成女人》等類似的創作,《臨時演員》之後周星馳也就開拍題材類似的《喜劇之王》。」

陳國邦也表示小本電影當中不乏一些有心思、有誠意的成功例子:「如《發光石頭》裏,指的是香港的鑽石山,它利用了香港本地環境,創造一個天真又富悲劇性的故事。」

《發光石頭》的導演鄭保瑞認為,小本製作因為沒有東西可以輸,故此比大片更沒有限制:「只要肯去想方法,低成本也可以做到很多效果。小本電影的特質是不修飾、未加工的,運用得好就是風格而不是缺失。」

陳國邦把小本電影比喻為「十元店」:「用很小的成本做很多產品,賣得很便宜,不會在每一個項目都放十足的心思,當中必定有次貨。」他承認也有人製作一些沒誠意的小本電影,行內人為了餬口,每人合資兩、三萬元,發行VCD後蒙混數萬元收入,所以他覺得這些影碟有欺騙觀眾之嫌。

數碼化成出路 困難重重

談到小本電影的去向,梁鴻華及楊逸德均坦言數碼化是有利發展的一步。因為數碼電影的拍攝成本遠比菲林電影低。楊逸德解釋:「現在的市場已轉變,觀眾到電影院只是為了看超級大製作;而且若只計劃發行DVD和在電影頻道播放的話,小本電影根本不需要菲林的解像度。」

資金不足 政府欠支持

雖然小本電影佔港產片年產量過半數,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文化創意工業,但是針對小本電影製作的政策不多。梁鴻華表示,小本電影業現時面對的問題主要是資金不足:「政府應成立部門作為銀行與製作人之間的中介人,解決融資問題。」

他又建議推行「電影票價分級制」:「幾千萬的大製作與幾十萬的小製作都是五十元一張戲票,是非常不合理的。應該根據成本分不同的級別,讓片商自己決定在哪一個級別,用哪一個價錢上映。」■

觀眾有話說

梁太︰「我覺得這些電影較為粗製濫造,劇情胡鬧,可能會好奇買來消磨時間,買過一次就不會買。」

伍小姐(中學生)︰「它們的劇情都是差不多,我不會因為價錢便宜而買,寧願用多些錢買大一點的製作。」

徐小姐︰「我經常都會買一些另類的、較特別的電影來看,會先看劇情介紹和劇照來選擇買不買,所以包裝封面都頗為重要。有時它也會給我一些驚喜,而且又不是太貴,就當是支持那些製作人吧!。」

從小本電影到大製作--鄭保瑞

《怪物》導演鄭保瑞是少數成功由拍製小本電影轉型至較大製作的人。他在中大製作了三套四十五分鐘、成本四萬多元的電影後,獲得老闆賞識,在零零年投資一百五十萬請他開拍了《發光石頭》,後來以一百一十萬元完成,但最後還是蝕了一百萬。其後一年他輾轉擔任導演、副導演、策劃等工作,直至零一年他向監製馬偉豪爭取到四百萬資金開拍《恐怖熱線之大頭怪嬰》,並成功取得四百萬票房;在零三年完成票房過千萬的《古宅心慌慌》後,他才正式將自己定位為商業片導演。

鄭保瑞指低成本製作讓他有空間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,在中大的製作的三部電影有驚慄片,也有感情片和喜劇:「這讓我了解到那些是我的專長,到製作商業電影時就不需再摸索和選擇。」

他表示,大製作中每個鏡頭都有很多工作人員參與,導演準備要非常充足:「很多人在看著你怎樣做,壓力自然較大。」他表示十分喜歡小本製作的感覺,但考慮過前途及資金等問題,會專注於製作商業電影。

來源:大學線月刊